http://www.xihong021.cn/ 2014-02-08 22:01 网络整理 【字号:大 中 小】
《程远车业周评:2013,跌宕起伏的中国车市》:2013年一开年中国车市便坐了一次“过山车”,先是1月份同比爆增46.38%,接着2月同比则猛跌13.56%。此后十个月除5月、7月外,其他月份增幅都没有离开过两位数,即使这两月的增幅也都接近10%。
中国汽车市场继2011年增幅回落29.92个百分点之后,2012年再创4.3%的低速增幅,进入2013年,整个行业情绪悲凉,“微增长”成了大家的共识,“汽车业从此告别两位数增长”,并认为这将是一种常态,中汽协预测的市场增幅不过6%。但形势却令人意外,市场竟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特别是9月同比增长19.66%, 10月增长20.34%, 11月增长14.12%,大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呼“全年销量将轻松突破2000万辆”。
积30年之经验,我们知道中国车市是世界上最难预测的市场,你说它涨,它就跌,说它跌,它又涨,当然在中国也不仅仅车市如此。
不过业内也有人不是太乐观,认为这种增幅也许是昙花一现。
2013年中国车市虽然重回两位数增幅,但在我们看来,这种速度绝对不可持续,因为汽车保有基数已经很大,尽管就人们的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而言,还在“与日俱增”,但现实资源支撑能力已显疲态,各地现行限购的政策都在酝酿出台,加之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减缓,都将影响到车市销售,而限购与限行的传闻,也造成“恐慌性购买”,提前透支了今年的市场销量。
汽车发展难逃经济规律,不是我们主观希望达到多少就能达到多少。欧洲市场在达到1200万辆规模,美国市场达到1500万辆,日本、德国市场达到500万辆,也都进入了微增长或零增长状态。
现在中国车市规模是2100万辆,增长10%是净增210万辆,增长15%就是净增315万辆,差不多相当于上两个国家“井喷”的增量,这种绝对增长量是现阶段资源所无法承受的。中国人希望像美国一样,一人一辆车,即使是一家一辆车,恐怕都是永远难圆的梦。那种“车市还有10年、20年两位数增长的好日子”的说法,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
现在各家企业虽然苦乐不均,有的车企产能还显不足,但汽车业总体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产能增长应当控制在合理范围。控制产能的办法当然不能是简单地“一刀切”,而是要借助重组,这对车业总体发展有利。
“重组”是中国车业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效果不佳的原因,一是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在快速增长,大家都有生存的空间;二是长期存在的“壳资源”问题。推进重组的前提,是要早日废止所谓的“生产资质”,让那些不具生产能力的车企手中的“壳资源”成为废纸,它们才能老老实实接受重组,或者直接退出市场。
此外,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消费税由生产环节征收改在销售环节征收,也是条好政策,它不仅对抑制产能盲目扩张有好处,也会使销售市场所在地更聚集地着手改善汽车使用环境,应当早日出台。
2013年的确是汽车业的“多事之秋”,酝酿多年的“汽车三包”与召回规定相继出台,这对规范车企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都是一种制度上的保证,去年召回数量空前增长,便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三包”在操作层面还有许多难题待解,借用一句套话:“坚冰已经打破”。
新能源思路的调整和合资自主品牌的“大干快上”,是2013年汽车业的两朵“奇葩”。新能源与合资自主品牌,本来是为限制跨国公司在华扩充规模设置的“门槛”,但管理部门不作为,或者就是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合资企业曲解政策含义。所谓“新能源项目”只要发布一个名称,就能立项,后面爱怎么干就怎么干;而合资自主,更是普遍公开拿一个淘汰车型滥竽充数,使上述两项规定全都形同虚设,背离了政策制定的初衷。“合资自主”,确定无疑将步“市场换技术”的后尘。管理部门似乎也乐于被糊弄,愿打愿挨,我们对它已不再抱任何幻想。
对混合动力的重新认识正在成为业内的共识,纯电动的热度有所减退,原来一些坚持纯电动的企业,也在或明或暗地向混动偏转,关键看政府支持政策的取向。
最令人纠结的仍然是自主品牌,面对已具规模优势的合资企业挤压,本土企业的成本优势已然不再,市场份额继续下降,希望汽车管理部门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汽车业能像航天事业一样成功,不再让国人纠结,拜托了。
来源: 网络整理 编辑: 网络转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