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网

您所在的位置: 西虹网 > 人物 > 本地人物 >

贾平凹:文学创作毁誉参半

http://www.xihong021.cn/   2011-03-30 15:33   未知    【字号:  

贾平凹:文学创作毁誉参半
 
 
      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来到西安工业大学,与该校文学院的千余名学子面对面交流。经见过大场面的贾平凹竟然有些紧张,一上台就为自己讲不了普通话而表示歉意:“我平常动手不动口,我样子又不好,不会说话,几个小时前脑子就开始紧张……”在一阵阵会心的笑声中,贾平凹开始和学子们交流、谈心。

  教导学生认识社会

  贾平凹先跟大家“坦白”了自己的获奖感受:“我只高兴了一天,第二天就开始感觉一般。唉!作家写作就像农民种地一样,种一季收一季么。”

  他又以一个作家的视角,为大学生们分析当下的社会状态:我们正面临着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巨变时代,这时代变幻莫测,“有人一夜暴富,有人经历金融危机跌入谷底,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人们在巨变中挣扎,所以变得浮躁起来。但不论怎样,对全中国来说,变是一种强势的力量,是社会的主题,是国家、人民走向强盛兴旺的必经之路,更是一种幸事。”他认为,这种变化对文学创作却有莫大的好处,身处这一时代,作家的想象、思考空间被扩张到最大,创作素材也极大的丰富了。他感慨:“我们作家身在其中是极大的幸运。”

  “快餐书籍”伤害了文学

  作家写作最重要的是什么?在贾平凹眼里,只有生动、深刻、真诚的作品才是好作品。“文学是光明磊落的隐私,蕴含着作家无数细微的观察和想象。现在每年我国要出版1500多部长篇小说,这种大量的‘快餐书籍’面世,对文学的伤害特别大。”贾平凹毫不留情地批判好多为了求新求变,而刻意用“新”手法创作的文学书籍,“读起来痛快,状语、形容词等大量的长长的排比句看起来挺新鲜,不过是夸夸其谈,盲目追随西方的创作手法。”他认为,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价值观、信仰、境界和品格仍然需要继承中国的民族传统。

  把批评看做前进的动力

  进城多年,贾平凹依然固守着乡土本色,总以“农民”自居。他说:“我这农民的习性、肠胃、语言改不了,我这身农民的皮仍然没蜕下!当年农村的日子固然苦,但是我很快乐。”贾平凹透露自己的下一部作品仍然要关注农村,写一下自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亲身经历的“文革”记忆。

  有学生要求贾平凹对自己的文学创作进行自我评价,出人意料的是,贾平凹说出了“毁誉参半”四个字,他缓缓地说:“我这文学路走得不顺畅,有赞誉也有批评,但几乎每一部作品出来都要受到批评,引来争议。”贾平凹表示,自己把批评看做是前进的动力,“批评是在后面推你,表扬是在后面拉你。人家说我不行,我偏要行!当年我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计划着这辈子一定要在校报上发篇文章,我做到了;但后来又不满足,发誓一定要把自己的文章登上《西安晚报》,我的愿望实现了;我又发誓让自己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杀出陕西!”

  两个多小时的交流,热情的学子们格外兴奋,他们似乎有问不完的话题,而贾平凹总能给出满意的答案。贾平凹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写作意识、方法教给学生,指导学生们如何阅读名著,如何挑选书籍,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贾平凹临走时,天都全黑了,可学生们还依依不舍地围着他,希望他能再多讲一会儿。(记者  职茵)

来源: 未知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