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hong021.cn/ 2014-03-20 14:14 网络转载 【字号:大 中 小】
为了规范中国股市的运行秩序,证监会出台多项措施和方案力图为2014年的股市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新股发行上市新规则的颁布,提升了市场的信心,特别是让投资人看到中国股市的新气象,新希望。某家西方通讯社在谈到中国股市新政时用少有的乐观语气描述:中国股市的阴霾天气有望得到治理和改善。某资深中国投资家,常年在房地产业经营的人士,今日纷纷表态要投入中国股市,特别是看好A股的发展前景。中国股市遇到了今年难得的好氛围。
今年新股发行引起社会关注,第一批发行即将结束;人们又在期盼第二批上市公司的发行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市场也在对第一批发行的过程进行“细嚼慢咽”般的体会和回味。在第一次发行的新股运作中,人们发现市场反应平静,没有出现过去常有的躁动不安。这一方面反映投资人的成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监管机构事先出台的遏制“炒新”的政策,约束了市场上的投机冲动,所以新股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高度,给人们的盈利提供了极大的创造空间,使得未来新股发行更具市场吸引力,并为新股发行提供了更好的监管经验。
但是,在有的新股发行首日,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怪象,值得引起市场关注。特别是“秒停”现象的频现,投资界引发担忧。业内人士都心中有数,“秒停”现象绝不可能是偶然的,何况频繁现身,而是有预谋,有预先设计好的步骤。制造“秒停”并不是个高难技术活,久经股市震荡的专家们对于“时间节点”是极为敏感和专业的,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股市运作高手们必须烂熟于心的基本功。这一次出现群发性,多发性“秒停”不属于市场正常异动,而是人为人工“错误”,不能任之发展下去。
据了解,现在的“秒停”真的是有关机构为了遏制“炒新”而制定的一项应急措施。但是,设计者忽略了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一,中央明确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个事先设计好的“秒停”违背了这个宗旨,而且有明显的官商联手之嫌。这是不该发生的事情;
第二,“秒停”究竟保护了谁的利益?肯定是新股发行方和券商的利益,那么,广大客户,那些中签者投资人的利益呢?似乎被放在脑后。或许有人说,“秒停”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任何新规出台必须考虑到“投鼠忌器”和“爱乌及屋”这两条基本原则,否则结果会完全相反。
互联网交易中,常常用“秒杀”来完成价格的最佳化,对于买家而言,“秒杀”几乎可以成为拿到自认为最低价格的商品。但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把“秒杀”当做推销商品的噱头,借以吸引人们的眼球,至于价格是否最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是“秒杀”可能成为买家最终受伤害的诱饵。我们不能让股市“秒停”衍生为损害投资人根本利益的工具,因为“秒停”单方面保护了券商和机构的利益,侵害了广大中签投资散户的利益,用不公正的“时间陷阱”,剥夺了其他客户正当的知情权和获利权。说白了,“秒停”就是用流氓手段从客户中抢钱,而不给客户任何出手还击的时间(权利)。这样的不公平不能听之任之。
任何一个新规出台都要经历市场反复考验,制度在完善的过程中存在缺陷似乎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对于新股发行的价格计算,交易笔数和交易时间长短的内联关系都需要更精确,更科学的研讨。问题产生答案,答案产生方案。我们期待新规会更加完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京涛
来源: 网络转载 编辑: 网络转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