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hong021.cn/ 2014-01-20 20:02 网络整理 【字号:大 中 小】
早上八点,冬日晨起的薄雾还未散尽,四海镇西沟里村的一座农家小院儿里,金黄的玉米堆满了十几个囤子,女主人吴献花趁着抱柴火的功夫,看了看后院种的猪苓,喜上眉梢。去年春起种的这茬儿猪苓,到了今年秋天就可以收获了,到时候,这不大的空地上就能“长”出2万元钱,吴献花想想就高兴。
见到吴献花,记者发现她虽然腿脚不是很利落,但行动也算自如。问起家里种植猪苓的事,吴献花打开了话匣子。她说:“猪苓是个宝,留着就涨钱。去年85元一斤,卖了8000多块钱。但过了一个星期就涨到90元一斤。”丈夫刘新全也插话道,“现在都100元一斤了!”
说起这一年的变化,吴献花自豪地说:“最大的变化,不是家里添置什么大件,而是给女儿上大学的生活费从最初的每个月300多元,涨到现在每个月500元。孩子在城里上学过得也松快些了!”同时,平时生活简朴的吴献花,现在有了新“规划”,等这批猪苓丰收后,翻盖自家的房子,或者也盖个二层小楼啥的……
“猪苓属药用真菌,具有治疗肿瘤的功效,市场价格一直不低,是俺发家致富的金元宝。”刘新全高兴地说,“从2007年猪苓30元一斤,到现在100元一斤,收益一年比一年好;从最初在院子里试种6筐,到现在发展到500多平方米,种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刘新全、吴献花夫妇是北京河海猪苓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助残基地的受益人之一。去年,四海镇西沟里、西沟外等村的农民,联合成立北京河海猪苓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了更好地带动残疾户种植猪苓,合作社向县残联申报了扶贫助残基地项目。县残联相关负责人经多次考察后,批准了合作社成立扶贫助残基地的申请,并多次邀请北京农学院的食用菌专家为残疾人进行培训,还入户一对一指导。因为残疾人行动不便,四海镇大多数残疾人种植户都采取了筐内种植的办法,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猪苓,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能有收入。
扶贫助残基地不但给像吴献花一样的残疾人送去了技术支持,还给他们免费送去了生产资料。吴献花去年就收到县残联提供的价值5000元的猪苓菌和蜜环菌。在西沟里村40多农户中,就有20多农户通过种植猪苓实现增收致富。
来源: 网络整理 编辑: 爱我昌平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