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网

您所在的位置: 西虹网 > 教育 > 自学考试 >

网上兜售自考答案一门三百元不二价

http://www.xihong021.cn/   2014-02-07 16:30   网络整理    【字号:  

  N晚报记者 龙 凌 骆颖叶 实习生 李 煜

  最近,嘉善县公安局将一起特殊的案件移交至当地检察机关,后者将对涉案人员提起公诉。说这起案件特殊,是因其涉及国家机密。

  之前,嘉善县公安局网警大队发现网上有一条有关国家机密的信息,随即展开调查,结果成功摧毁了一条涉及全国多个省份的地下黑色产业链。

  泄露国家机密,对于一般人来说既陌生而又敏感。

  这起案件涉案人员之多、涉案地域之广等,均在全国同类案件中排得上名,因此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

  而该案的涉案人员之所以铤而走险,不顾头顶上高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目的只有一个,牟取暴利。

  A

  网售答案

  2013年1月8日上午,嘉善县公安局网警大队民警朱刚在网上巡查时,发现了一条让他觉得意外的信息,出于职业敏感,他对这条信息非常关注。

  这条信息是一家“正大教育培训机构”所发,称有国家自考考试答案出售,后面还附有联系QQ号。

  随着了解不断深入,朱刚发现,该信息除了发布在嘉兴本地的一些网站上外,还大量出现在“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网站上。

  信息是真是假?其实,有关网上兜售考试答案的信息,在网上随处可见,但大多是骗子散布的虚假消息。在全国,已经有不少地方出现过被骗子诈骗的各种案件。

  调查中朱刚发现,发布消息的人有一个QQ群。群成员似乎不是在兜售自考答案就是在寻求自考答案。

  朱刚以陌生人的身份加入进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很快,群主就告诉朱刚,确实有自考答案出售,一门300元,不二价。

  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很正规。由于没见过答案,朱刚不能确定对方所谓的答案到底是真是假,而且答案究竟来自哪里,也无法掌握。

  接下来的侦查工作,一下子陷入僵局。

  不过,朱刚3个多月的努力并没白费,至少有兜售答案的人和他建立了“关系”,为后来找到突破口打下了基础。

  B

  初露端倪

  没过多久,朱刚获得一条重要信息——海宁有一名赵姓女子曾在群里购买过自考答案,考试已通过。

  成人自考安排在每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其中4月和7月是正式考试,1月和10月是补考。

  赵姓女子买到的答案,正是2013年4月自考的答案。

  当即,朱刚赶赴海宁找到赵姓女子。警察突然出现,赵姓女子吓得不知所措,很快就将事情交代清楚。

  原来,赵姓女子连续几年参加成人自考,但每次都有两门课通不过。于是,她便选择从网上购买答案。

  朱刚从赵姓女子的支付宝交易记录中查到,2013年4月考试前她一共买了2门课的答案,一共600元。

  赵姓女子说,钱通过支付宝打过去后,她也曾担心受骗。但是,在考试前一天晚上10点多和次日凌晨,她的邮箱里确实收到了答案,有部分试卷的照片,试卷上还标注着“绝密,启用前”的字样,另外还有手写答案的照片。

  第二天,有了答案的赵姓女子考试很顺利,果然通过。

  将赵姓女子提供的答案拿去鉴定,结果让朱刚有些吃惊,鉴定部分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重合度达50%左右。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规定:试题(包括副题)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启用前属绝密材料。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这是一起典型的“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

  2013年5月11日,嘉善县公安局正式成立专案组,此案也被命名为“5·11专案”。朱刚和他的同事们立刻行动起来。

  C

  顺藤摸瓜

  调查,首先从赵姓女子的卖家开始。这名卖家姓王,平湖当地人。

  一直以来,王某的家人都以为他在移动公司上班。

  在家人和外人眼里,王某上班朝九晚五,生活非常规律。但他们哪里知道,王某每天按时外出,干的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王某经常往返于乍浦、嘉善、嘉兴各地,用几年时间建立了一个客源可靠的QQ群“自考教育培训机构”。他是该群的群主,负责联系考生和出售答案。

  他的答案从哪里来?上家又是谁?案件的调查似乎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经过3个多月的侦查,一个网名为“诚信教育”的人引起了专案组的注意。

  “诚信教育”姓苏,安徽人。苏某这里并非答案的最终来源,而是另有上家。

  调查发现,苏某的上家叫李保。其实,李保并非真名,而是湖北女子杨某的化名,在深圳上班。

  很快,一个以杨某为关键节点的网络犯罪团伙浮出水面,犯罪团伙人数骤增至21人,分布在全国12个省市,涉及淘宝店铺14家。

  只不过,杨某也并非最终的上家。

  2013年5月31日,专案组认为抓捕的时机已经成熟。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成立“5·11专案”行动指挥部,并抽调网警、国保等部门的精干警力成立抓捕小组。

  2013年6月3日至7月2日,抓捕小组辗转广东、四川、重庆等地40万公里,先后将苏某、王某、杨某、张某、纪某、罗某、游某等犯罪嫌疑人抓获。

  “在抓捕杨某的过程中,我们千辛万苦。”嘉善县公安局网警大队大队长朱少峰说,“我们得知她在深圳后,立马赶赴深圳,但等我们赶到时,她已经离开,我们一天辗转了3个地方,最后在重庆找到了她。”

  D

  案件内幕

  其实,上述涉案人员只是该案的部分人员,其余的涉案人员,有的已经被其他地方的警方抓获,有的还在继续抓捕之中。

  由于涉案人员众多,案件十分复杂。要了解内情,还得梳理一下脉络。

  该案中,海宁的赵姓女子只是最末端的参与者,她的卖家是王某。

  王某和苏某,一个掌握稳定的客户群,一个掌握稳定的答案来源。在利益面前,从未谋面的两个人开始勾结。

  王某将群资源与苏某共享,苏某将挣来的钱与王某对半分。

  有意思的是,两人在合作的过程中各怀鬼胎,小算盘打得很精。王某除了从群里交易获利外,更大的收益来自于群外的QQ好友。而苏某则没有将群里的交易量如实告诉王某,而是有意缩减了一部分。

  苏某的答案来源于杨某,杨某的答案来源于四川人张某,张某的答案来源于重庆人游某,游某的答案则来源于河南人刘某……

  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将他们紧紧联系起来的,就是自考答案。

  在所有人中,他们很多人除了将答案供给下家之外,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除了熟人、朋友介绍外,还会在网站、论坛、淘宝店进行销售。有的人开设淘宝店只是作为掩护和与客户联系的渠道,实际上是出售自考答案。很多交易,都是通过支付宝完成的。

  “他们做事非常缜密,反侦查能力也很强。”朱少峰介绍,负责客源的王某,前后换过几十个支付宝账号、十几个电话号码,连上网的地址都不停变化。

  E

  巨大利润

  截至上述犯罪嫌疑人落网时,自考答案共销售1800余份,非法获利达50余万元。

  在这些犯罪嫌疑人中,其中有一对比较显眼,他们就是罗某和纪某,属于男女朋友关系。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2013年4月的这次自考,罗某一共售出514份答案。刨除成本,他两天一共获利超过12万元,可谓日进斗金。

  据了解,在那次考试的前两天,罗某疯狂销售答案。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来女朋友纪某、开店的姐姐帮忙。那两天,罗某几乎没有睡过觉。

  罗某的同学张某则在四川另辟作案场所,专门在宾馆里开房间。两天中,张某也在没日没夜地疯狂出售答案。

  据了解,很多参与作案的人员,也是参加过自考的,但很多都考不过,在寻找捷径时发现了这个赚钱的“门道”。由于利润太丰厚,他们中有的人干脆不再考试,而是以贩卖答案为职业。

  他们也知道,干这一行风险太大,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他们还是作出了错误的选择。

  F

  来源成谜

  所有落网的犯罪嫌疑人均是中间商,只不过存在层次高低的区别。

  那么,这些答案来源于哪里呢?据了解,专案组在办理此案时,有的上家已经被属地警方抓获,由他们负责追查,因此答案的来源目前不得而知。

  据介绍,由于自学考试的试卷与答案在开启前属国家机密,因此各项保密措施做得都比较完善。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可能导致泄题的渠道一共有三种:一是将试卷运往交通不发达的山区,由于山路崎岖难行,需要提前运输,在此过程中可能泄题;二是特殊行业泄题,为保证试卷机密,印刷通常在特殊行业里进行,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泄题;三是试卷在押送途中遭遇泄题。

  “第一种可能性最大,第三种不太可能。”该人士说。

  成人自考、成人高考、司法考试等泄题的事件几乎每年都能见诸报端,但大部分答案都是东拼西凑的,只有极少数答案是正确的。

  但这一次破获的则是一个以泄露国家机密而获利的惊天大案,不得不引发人们深省。

  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在学习的路上不要妄想走捷径。虽然网上遍布着许多带有“包过”、“答案”等字眼的诱惑,但绝大多数是诈骗,不可轻信,不然到最后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没学到知识,又损失了财产。学习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另外,如果发现了兜售答案的行为,要在第一时间向警方举报。

以上内容来自:南湖晚报

[责任编辑:yf001]

来源: 网络整理  编辑: 网络转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