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hong021.cn/ 2014-01-23 22:53 网络转载 【字号:大 中 小】
苹果的Iphone从2009年10月底借助与联通的合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过去2年内,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飞速增长,市场上的手机似乎也变成了两种阵营,苹果的和非苹果的。不过,很快,iPhone在中国的销售速度又被敏捷的对手超过。根据市场咨询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从第三季度的10.4%下跌至7.5%,已经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尽管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凭借iPhone 4S的热销市场份额有所回升,但奈不住对手更为强劲,如今苹果在华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出5强之外。而苹果的劲敌也已经明朗,是苹果的芯片厂商之一——韩国的三星电子。
苹果教育在前,三星扫荡在后
苹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市场教育的目的。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这个拥有大触摸屏和基于应用的新鲜玩物,改变了智能手机市场。它的问世也成为手机老大诺基亚由辉煌走向失败的时间节点,并一下子将手机拉入智能时代。
iPhone的出现预示着中国市场的主流手机将全部面临更新换代。此时,后期主力市场争夺应该是以前诺基亚、摩托罗拉、HTC、索爱等手机人群。三星敏锐地抓住这个机遇,以最快速度推出多款高端智能手机,正是凭借这种纵深产品线优势,提供从预付费产品到高端产品的多样选择,三星很快完成智能手机市场在非苹果机品类中的老大地位,从诺基亚手中抢夺了大量市场份额,形成与苹果分庭抗礼之势。
三星的品牌策略就是反向
但面临当时风头正劲的苹果手机,三星没有完全跟风,而采用了一种反向策略。尤其在苹果热销之后,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种是基于物理感觉的高原现象,即从平原到高原是变化明显的,但进入高原以后就不再有显著的高度变化。苹果的风靡已经把智能手机的体验变成了普世价值,智能手机整体在性能体验上集体从平地进入高原,不同品牌在性能和体验上趋于同质化;一种是基于情感音符的通货膨胀,即早期iPhone市场份额爆炸式增长,导致其时尚价值的通货膨胀,使智能手机在时尚趣味上进入了迷茫期和倦怠期。此外中低端人群对iPhone的狂热的追捧,让iPhone的高端用户陷入迷惘,于是他们就开始寻找作为身份标志的替代品牌,这就给三星多系列产品更多的机会,也坚定了三星品牌的反向策略。
这种反向策略综合体现在多对一、开放系、快刀手、斗专利四个方面。
1)多对一
苹果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但只推出iPhone系列手机;三星则崇尚规模化经营,靠“机海战术”与苹果竞争。不过,针对苹果成功之处,三星采用的是一种快速跟进、模仿推进的路数。用一句话评价就是:单一核心产品跟随,多系列产品围剿。
苹果的优点归结于其品牌令消费者印象深刻并且容易辨识。三星也是一样,其每一年都会出新的GALAXY S,以与iPhone短兵交接。即我旗舰手机与你的产品旗鼓相当;我的其他手机则满足不同族群,形成围剿之势。目前三星旗下仅Galaxy Note品牌智能手机在售品种就多达13款,屏幕尺寸从2.8英寸到5.3英寸,几乎覆盖了手持智能手机终端的全部尺寸范围。相比之下,苹果iPhones手机屏幕尺寸只有3.5英寸一个规格。
此外,三星深悉顾客金字塔原理,在海量智能手机产品的前提下,三星对手机进行细分,以操作系统为区隔,面向高、中、低三阶市场消费者,比如面向高端投放极高配置SPhone;瞄准中端力推智能互联网手机和智能社交手机;对消费力相对弱却又注重时尚的年轻人群,推出入门级智能手机等等,以不同层次的智能手机,“通吃”市场。
除了手机的多样化,三星还有家电产品的多样化。未来伴随着手机与智能家电设备互联,与家电同一品牌的多样化智能手机无疑拥有更多机会,这又强化了三星的比较优势。无论如何,三星产品规格的多样化已经成为其在中国市场超越苹果的秘密武器。
(责任编辑: 陈晓燕 )
来源: 网络转载 编辑: 网络转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