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hong021.cn/ 2011-03-30 15:33 【字号:大 中 小】
广州日报6月10日报道 市消委会昨日最新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一次性纸杯的质量达标率仅为21.4%。质量不达标的纸杯主要存在杯身挺度不够从而令人容易烫伤、杯身有荧光性物质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杯身油墨容易脱色进入人体等严重问题,另外产品标识标注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也普遍存在。
抽检:7.1%一次性纸杯达标
据了解,本次比较试验的28批次纸杯样品,均由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工作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在广州各商场、超市随机购买。测试结果显示,28批次纸杯样品达标率仅7.1%,内在质量达标率为21.4%。其中有9批次样品杯身挺度不达标;有19批次样品脱色试验不达标;有24批次样品标识标注不符合标准。
市消委会表示,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纸杯产品质量参差,尤其在杯身挺度、脱色试验、标签标识等方面,情况比较明显。由于纸杯质量情况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纸杯生产企业的教育和引导。
市民:一次性纸杯会“流血”
记者采访发现,其实市民对于一次性纸杯的质量状况也不太看好。在受访市民中,不少人直言对纸杯的质量不满意,曾经遇到过纸杯散发异味、油墨脱落的情况。
市民唐小姐告诉记者,在超市买回了一次性纸杯后,首次使用就闻到纸杯内有着一股强烈的塑胶味道,让人感觉想吐。
在摆放了一段时间后,唐小姐发现纸杯渐渐从白色褪变成黄色,杯身硬度也渐渐松软。“我都不敢再继续使用了,直接全部扔掉了。”
市民刘先生也告诉记者一段“恐怖”的经历——他在超市买回的一次性纸杯会“流血”。“那次我家来的客人端起纸杯,纸杯外表已经沾湿,这时客人才发现纸杯杯身的外表图案早已是一片模糊,红色的油墨正一滴一滴地顺着杯身往下流。”
销售:货架上遭遇二次污染
昨日,记者在市内多个超市对纸杯的销售状况进行了暗访。
记者发现,一次性纸杯不仅在价格上相差很大,质量上也明显存在高低之分。同时,有的一次性纸杯包装袋密封不好,很容易受到超市销售环境的二次污染。
记者昨日在西华路某超市看到,一次性纸杯从3元一袋到12.4元一袋都有。许多一次性纸杯包装袋都不能完全密封,让纸杯直接外露在空气中,不仅货架上的灰尘很容易进入纸杯,顾客也很容易直接碰触纸杯。
另外,销售人员对于一次性纸杯的认知度也明显不够,对于顾客的导购也没有起到正确的指引。
在宝岗大道某商场,记者接连问了3个销售人员,没有一人能告诉记者哪些纸杯不含有荧光性物质,哪些纸杯不会掉色,销售人员只是一味地劝导记者“想要质量好的,就买价格贵一点的”。
存在四大问题
挺度不够
本次抽检产品中,一次性纸杯杯身挺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挺度不好的纸杯,因杯身较软,倒入热水后,杯易变形,烫手,不易拿起。按照QB2294-2006规定,杯身挺度最低要求为≥2.00N。而本次抽检的28批次样品中,9批次挺度在2.00N以下,最低的只有1.40N,达标率32%。
荧光性物质残留
国家允许纸杯中含有荧光性物质,但其含量不得超过5平方厘米。因为荧光性物质不同于一般化学物质,它不易被分解、排除,积在体内会影响细胞的正常成长发育,严重的会引起细胞变异。若接触过量,毒性累积会形成潜在致癌因素,破坏红细胞。本次抽检,个别样品的印刷油墨有荧光反应。
油墨脱色
这次广州市消委会采用脱色试验,测试纸杯身上的印刷图案所使用的油墨是否脱色。在乙醇浸泡液测试中有“事事顺”、“家一点”、“泽田”等19批次纸杯样品均有脱色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纸杯样品所采用的印刷油墨或印刷工艺不符合要求。
产品标识不清
13批次样品错误标注,1批次样品没有标注产品执行标准编号,3批次样品没有标注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及限用日期,23批次样品未完整标注产品类型、规格、等级或数量,4批次样品没有产品合格标志,5批次样品未完整标注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
消费提示:冷热饮杯要分清
1.认准“QS”标志。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从9月1日起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必须有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标志才能出售。
2.产品标识需完整。纸杯产品完整的产品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商标,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及限用日期,产品类型、规格、等级和数量,产品合格标志,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
3.冷饮热饮杯要分清。由于我国暂时对纸杯是否适用于热饮或冷饮方面没有标准,也没有明确性的规定,为了指引消费者合理选购、使用纸杯,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建议生产企业在标签标识上加以注明,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就这方面通过修改标准或制定有关规范加以明确。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