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网

你所在的位置:西虹网 > 旅游 > 情报站 >

边境城市将成边境旅游核心产品

http://www.xihong021.cn/   2014-07-09 09:59   网络整理    【字号: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地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

  “新丝路经济带”的提出,在全球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日趋深化的背景下,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开放提升的重大战略举措。联系到近年来吉林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建立,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的东兴、凭祥、瑞丽等边境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建立,中国三边地区的发展和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合作促发展的大合作与大格局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从“兴边富民”产业

  向“五个联通”融合发展提升

  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逐步深化,合作方式在逐步变化,合作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从原有的口岸合作向园区合作扩展,并逐步向边境城市合作和次区域合作深化升级。边境地区也从原来国家发展的边缘地区成为次区域合作发展的中心区。

  这要求边境旅游从传统“兴边富民”转变为支柱产业,要以立足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自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为目标,推进边境地区的整合发展,以建立“资源共享、线路共建、市场共拓、客源互派、信息互通、互利互惠、多方共赢”的无障碍“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为重点,以旅游活动产生的“人流”,推动边境地区“物流”、“信息流”、“资本流”以及“技术流”的双向流动,促进边境地区合作升级转型,进而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促进“跨区域大合作格局”的形成,实现区域全面融合发展。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经济合作层面,更多上升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全方位合作。

  从浅层 “口岸购物”游

  向“边境城市”深度文化体验发展

  随着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合作的加深,传统边境旅游的口岸地区购物旅游将逐步减弱,边境城市将占据旅游的主体地位。与其他旅游方式不同,边境旅游是发生在两个国家边境之间的旅游活动。对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边境城市是旅游者了解对方国家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最直接的地点。

  边境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集中的载体,是旅游者了解另一个国家的窗口。新阶段,边境城市则成为边境旅游最大和最核心的产品。因此,边境城市须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特色城市为重点。要加快城市建设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规划布局;要完善城市市政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旅游接待水平;建设边境跨境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个性;提高边境双语或者多语种教育的应用水平,建设宜商、宜旅、宜居的边境国际化口岸城市。

  此外,边境城市建设中还要凸显边境购物的特殊重要性,特别是我国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边境购物更显得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规划建设“特色休闲购物街区”和“免税商店”也应是边境城市发展的重点。

  从“边境口岸串联”到

  “边境与内陆纵深”的线路设计

  以往边境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新的阶段,要通过跨境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推进边境旅游向国家内陆纵深拓展。本质上,边境旅游最大卖点是“跨境”,是由“一个国家(精品景区+边境城市)+另外一个(多个)国家(精品景区+边境城市)”组合。在其中,作为重要的“中转站”和“大本营”,边境城市扮演着跨境旅游重要集散地和目的地的角色,而内陆精品景区则成为整个线路旅游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延伸线路,向两国内地延展。

  做好旅游景区(点)合作建设,推出共同的旅游产品,突出地方特色,培育旅游精品,打造国际级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产品体系;陆海跨国并进,依托滨海跨国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陆路跨境旅游;依托港口设施,开发海上跨国旅游。在发展边境旅游初期,我国边境省区旅游客源主要是边境地区居民,旅游空间也主要局限在两国的边境地区。

来源: 网络整理  编辑: 网络转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