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网

您现在的位置: 西虹网 > 西虹文化 > 文化视觉 >

“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起点--文化--人民网

http://www.xihong021.cn/   2011-03-30 15:33       【字号:  

“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曲晓燕

2010年10月27日15: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就时间概念而言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在此时召开的全会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乃至未来5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定下了基调。值得注意的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中用专门的一段论述了文化建设,并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也为文化产业未来5到1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宏观政策背景。

  清晰的政策脉络

  肇始于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在考验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之余,也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了自那段时期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基调。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产业以其显著的低碳特性进入了政策制定者的视野,在历经学者研究推广、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地方政府重视等发展阶段之后,正式成为了一项“独立”且日益重要的产业门类。

  此后,从继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九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再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有关文化产业的宏观政策基调一再获得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对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首先,文化产业在历经10余年的发展之后,其产业特性和优势已初步体现,进入决策层的视野顺理成章。而另一方面,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以及有关政策的出台,使得全社会对文化产业有了普遍的认识和了解,并开始吸引业外资本的投入。正是这种双向的互动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也为其未来发展定下了基调。

  寓于宏观经济之中 的文化产业发展

  在经济高速增长30年之后,在经历金融危机的考验之后,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却出人意料地没有提到GDP,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并围绕这一重点分别从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对于某些还把发展单纯地定义为GDP增长的人来说,此次全会的召开无疑是一种方向上的根本矫正。

  对于文化产业而言,这种矫正具有双重的意义。首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文化产业带来了直接的发展机遇,这从文化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即可看出。其次,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产业需要以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作为发展的基础,而在我国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之下,虽然GDP增速很快,但是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而全会所提出的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将直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最后,公报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视将直接扩大文化消费的总量。作为一项产业门类,文化产业在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投资的拉动,文化消费总量并无明显增长。而实际上,作为超越了物质享受的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的增长不仅需要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也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民生的改善作为基础。因此,可以预计,若是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可以落到实处,将为文化消费的增长释放较大的空间。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文化消费的水平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度”并不相称,而民生的改善有可能释放一部分文化消费,从而改变目前文化产业依靠投资拉动而非内生需求支撑的发展方式。这对于文化产业未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解决某些地方和产业门类出现的过多过滥,以及干预市场运作等问题。

【1】 【2】 

 

来源:   编辑: